温室白粉虱的病害防治方法(温室白粉虱越冬虫态)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温室白粉虱的病害防治方法,以及温室白粉虱越冬虫态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如何有效防治白粉虱?
1、利用天敌丽蚜小蜂防治。按丽蚜小蜂与白粉虱成虫大约2∶1的比例,每2周释放1次丽蚜小蜂寄生的黑蛹,隔行均匀地施放在株间。寄生蜂可在温室内建立种群,控制白粉虱危害。(3)药剂防治:①药剂熏蒸。
2、(1)可喷药防治,用药有600-800倍蓟虱净、啶虫脒、0.30%(苦参碱)、虫嗪、烯啶虫胺、菊马乳油、氯氰锌乳油、灭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2)在温室内可引入蚜小蜂。上防虫网。
3、②对于木蠹蛾、天牛、吉丁虫等钻蛀性害虫,可用注射器将80%敌敌畏乳油对水20~50倍药液注入排粪孔,然后用黏泥封严虫孔,即可将害虫杀死。③在温室、花房内熏蒸防治白粉虱等,每立方米用1~2毫升原液。
4、(1)可喷药防治,用药有600-800倍 蓟虱净、蓟甲虱1+啶虫脒、3%(苦参碱)、噻虫嗪、烯啶虫胺、菊马乳油、氯氰锌乳油、灭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2)在温室内可引入蚜小蜂。
5、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粉虱壳抱粉防治。诱杀及趋避: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的方板, 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于菜株, 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钻性时及时擦拭更换。
2温室白粉虱到底要如何防控才有效?
1、在喷雾时,要着重喷洒叶片的背面,因为粉虱的活动基本都在植株的背面,只要背面打严实了,粉虱就能很好的控制。喷雾防治的时间要根据粉虱的生活特性来确定。
2、防治白粉虱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以培育“无虫苗”为重点,配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3、(1)物理防治。悬挂黄板油诱杀成虫,采用1米×0.2米的废旧纤维板或硬板,涂刷成橙黄色,再涂一层粘油,悬挂于行间与植株同高,每亩32~34块,当黄板粘满粉虱时,再次涂抹粘油,一般7~10天涂抹一次。(2)化学防治。
4、(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丽蚜小蜂防治。按丽蚜小蜂与白粉虱成虫大约2∶1的比例,每2周释放1次丽蚜小蜂寄生的黑蛹,隔行均匀地施放在株间。寄生蜂可在温室内建立种群,控制白粉虱危害。(3)药剂防治:①药剂熏蒸。
5、一旦发现黄板上有白粉虱,不论数量多少,应及时利用丽蚜小蜂进行防治。
3大棚白粉虱用什么药物防治
毒死蜱类药物:毒死蜱类药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治白粉虱。常用的毒死蜱类药物有乐果、敌敌畏等。神经递质类药物:神经递质类药物是一种能够干扰害虫神经系统的杀虫剂,能够有效防治白粉虱。
又称小蛾子了危害多种作物,主要危害果树,蔬菜,温室。与白粉虱同类的还有烟粉虱,灰飞虱,稻飞虱,等。防治可用苦森碱,噻虫嗪,烯啶虫胺,啶虫脒,蚜虱净,吡虫啉,阿维菌素,等交替使用防治。间隔5-7天重喷一到两次。
大棚白粉虱防控难度比较大,主要是世代交替严重。大棚蔬菜白粉虱的防控要充分利用大棚接茬空闲时进行全面的消毒后,结合喷药防治。
生物防治:可以使用益虫进行防治,如瓢虫、蚜茧蜂等,它们可以吃掉白粉虱,起到防治作用。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如吡虫啉、乙酰甲胺等,但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指导使用,并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或吡蚜酮复配烯啶虫胺等药喷雾防治,加入有机硅一起喷雾,效果更好。 建议用药成分:螺虫乙酯.噻虫啉+吡丙醚(杀卵的成分)+有机硅渗透剂。如果是大棚,还有结合物理防治,可挂黄黏板来一起防治白粉虱。
噻嗪酮杀卵,不杀成虫,它必须混合其它农药一起使用,噻嗪酮不能用于萝卜,叶菜类,有药害。吡丙醚杀卵效果也不错,对成虫无效,配合上述产品使用更佳。防治白粉虱农药同时可以防治蚜虫。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10-27 08:45:08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