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苗族为什么被赶出中国(苗族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融入汉族)

作者:佚名|分类:移动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苗族为什么被赶出中国,以及苗族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融入汉族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苗族在历史上为何多次迁徙

人类的迁徙,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在漫长的原始社会,迁徙是人类谋求生存的手段之一。那时候人类的始祖,一直以野果及植物的根茎果腹,或靠鱼猎充饥,几乎是居无定外。当原始农业出现后,人们的居处开始有所稳定,苗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后,仍进行着长时期、大幅度、远距离的迁徙,其足迹遍及我国中原,中南、西南诸省,并跨出国界,进入东南亚半岛,甚至时至今日仍在一些国家中继续迁徙不止。国外苗族迁徙自不待说,国内苗族迁徙,有史料记载可查的,至少就进行了五次大迁徙。

第一次迁徙波

史籍记载,进入农业社会以后,苗族先民──九黎集团,生活于我国东部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平原地带。曾与东下的炎黄部落集团发生战争,“逐鹿中原”,后九黎集团惨败,蚩尤被杀,其部落集团被迫离开东部平原,向西南迁入长江中游地带,并形成以“三苗”见诸于史册的新的部落集团,这是苗族先民第一次大迁徙。

大约到四千多年前,据史书记载和传说,当时由黄帝、炎帝、蚩尤所领导的各氏族部落联盟已分别占据着不同的区域,而蚩尤就是占据以江淮地区为主的九黎部落集团大酋长,传说蚩尤有三大发明,即:刑法、武器、宗教。兵器中有仗、刀、戟、大弩、已威震天下,是个强悍善战的部落在发明了刑法、武器、宗教的同时也促进了饲养牲畜、种植植物的农业生产。当时黄帝领导的部落生产力发展也较快,已由采集、渔猎为主的母系社会转入“治五气”、“五种”的父系氏族社会了。这种进步,迫使当时的人们集团,拼命的寻找土地,尤其是适宜于饲养牲畜、种植植物的土地,很显然,中国中部黄河流域,便是大家的理想之地。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中国中部黄河南北,是平原肥沃的地区。住在周围的各种族,都想迁徙进来。因此,成了各种族斗争的舞台,也成了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场所”①。当时环绕着黄河流域的部族,范文澜先生说:“东部是夷、济水流域,是夷族的根据地,大概从东北沿勃海岸入山东境,南下到淮水流域。南部蛮族为苗黎瑶,由长江流域,北进到黄河流域。西部是羌族,从西方侵入中原,与苗黎族杂居,北部狄族,在远古传说中,没有显示他们的迹象”②。由此不难看出,占领黄河流域最早的,是羌族与苗族。羌族中之炎帝,及苗族中蚩尤所率领之一群,在当时及为活跃,范文澜先生说:“炎帝据说姓羌,羌本西方种族,很早迁入中原地区”。“蛮族中九黎最强,大概是联合九个部落,每个部落,各包含九个兄弟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族。蚩尤做大酋长,据说,八十一个酋长,生是兽身人语,吃沙石,耳上生硬毛,头有角,饯角人”③。当时苗族先民是否全是兽身人语,吃沙石,耳上生硬毛,头有角,能角人,年代久远,颇难断定,然而这部族之在当时,具有雄厚力量,却是毫无疑义的。正如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武器;第三发明宗教。后来汉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而信奉之鬼神教,大抵皆苗所创,而汉族因袭者”。宋文炳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也写到:“苗夷文化,在现代似无可称述,惟于上古时期,极为发达,影响汉族亦很大。简单叙述,约分为:一、刑法,书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爰为劓刵椓鲸越兹皕刑’。是刑法为苗族所发明。汉族沿袭其用。二、兵器、史称‘蚩尤好兵作乱,作刀戟大弩’。又管子《地数篇》‘蚩尤受金作兵’。蚩尤在黄帝时,为苗族酋长,是兵器亦为苗族所发明。三、宗教、楚语;‘少皞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兵器乃自卫武器,刑法宗教,亦维持社会治安不可缺少的东西。此三件,均为苗族发明,有裨益于汉族甚大”。从上述资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序列中,苗族先民曾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在炎帝(羌族)和蚩尤(苗族)占据黄河中下游的时候,当时黄帝部落还在陕西一带。羌苗两族杂居相处,虽没表现什么合作,但也没有引起什么冲突。一直到“炎这衰微”、“政失常轨”的时候,才发生了羌苗两族的战争,大家都是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从史料记载来看,两族之争,蚩尤获胜,炎帝在向西撤退时,遇上向东推进的黄帝,《史记》说:“轩辕叫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后得其志”黄帝打败炎帝,或炎帝归顺黄帝之后,接着继续向东推进向九黎之君蚩尤挑战。但蚩尤没有势临“衰微”,而且“威震天下”。黄帝向他进攻,并非容易得手。蚩尤兵使用刀、戟、大弩,黄帝仅“剥林木以为兵”。《太平御览》载:“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可见两族争夺之激烈,又据陈安仁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中说:“黄帝与蚩尤先后大战三次。第一次于阪泉,第二次于涿鹿,第三次于中冀。最后胜利,则在中冀也”。按照当时的情况,蚩尤是有可能取胜的,正如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铜木之间,利钝殊焉,蚩尤胜而黄帝败,殆无疑义”。但蚩尤最后还是失败了。对蚩尤的死,夏曾佑说:“或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或云黄帝使女魃杀蚩尤,或云黄帝受玄女之兵符杀蚩尤。”拥有先进武器而又被称为“战神”的蚩尤,是战死,是谋杀,或是另有别的原因,现在是难以考证了。总之,黄帝与蚩尤“逐鹿中原”,蚩尤是失败了。

黄帝战胜蚩尤,并把蚩在中冀杀紫以后,而蚩尤率领的九黎集团,当然,有些随着他的首领牺牲了,有些做了黄帝的俘虏,当了奴隶。可是没有牺牲和被俘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些人,在当时的打算,除了另推首领,收拾残部,作卷土重来之计外,只有退出黄河流域,转入别的有利地带。前个办法,似一时不易做到;后一个办法,或许可能行得通。究竟往哪里走呢?东进有夷(指东夷),北进有狄,西进有氏羌。当这残败之余,怎能够和他们交手?最好,迅速脱离敌人的追击,向着长江流域撤退。当时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沿途都有蚩尤的余部。而所谓“铜头铁额,吃沙石,耳生硬毛,头有角,能角人”的八十一个兄弟,除了战死者外,他们还能够有力量,扫除沿途的一切障。他们到了长江中游,便定居下来,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他们便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兴的国家。这国家,就是后来的三苗国,这就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一次迁徙波。

第二次迁徙波

蚩尤余部举族南迁,在左洞庭,右彭蠡一带又逐渐强悍起来,并号称:“三苗国”,与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集团再次发生冲突。经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伐”、“窜三苗于三危”、“放驩兜于崇山”,“三苗”集团被瓦解,余下主要部分被迫迁入鄱阳、洞庭两湖以南的江西、湖南崇山峻岭之中,被称为“南蛮”、“荆蛮”或“荆楚”。这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二次迁徙波。

“三苗”是蚩尤余部南迁后建立起来的国家。梁启超先生说:“三苗九黎,一族两名”④。古代的族,大抵因国得名,好象后来的秦族,汉族一样。蚩尤战败,九黎的主体部分未受损伤,迁至长江沪域以后,发展很快,战据地盘很大。《尚书地理今释》曰:“三苗今湖广武昌岳州二府江西九江府地。史记正义曰,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又彭蠡,今江州、郑州、岳州也”。梁启超又说:“此族(苗)最初之根据地,左传指定位置,曰左洞庭,右彭蠡。则今湖南之岳州、长沙;湖北之武昌;江西之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南康、九江,是其地也”⑤。这些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不亚于黄河流域。苗族迁居这一带以后,一面从事饲养牲畜,种植植物的农耕生产;一而把蚩尤遗下的五兵、刀、戟、大弩,随时讲习,以保护族自身安全。他们在这里平安度过了几百年。

到尧舜时期(“尧为黄帝儿世孙,舜为黄帝儿世孙”⑥)尧时才有了三苗的专称,也就是说三苗在尧时即已立国。苗族在加尧的华夏联盟,成为联盟成员之一,其前领驩头代表三苗国参加华夏联盟议事会,尧征询驩头意见,故曰“驩头尧臣”⑦。“干戈不用三苗服”⑧,说明三苗与尧舜为首的华夏团曾有过一段和平的时期。后来,三苗势力发展很快,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借故三苗“在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⑨。向三苗发起进攻,打了许多年的仗,至尧在位七十六年(公元前二二零八年)。才把三苗打败。尧“放驩头于崇山”⑩,“窜三苗于三危”(11)。笔者同意马少侨先生的观点,窜三苗于三危,即窜群苗于群山,三苗之众向原部落所在地周围的群山中逃窜。正由于这样,所以三苗才参与了禹的治水工程,三苗才能仍然成为中原华夏联盟的最大劲敌,才会有以后的战争,如果说三苗之众还在尧时远窜西裔敦煌,就不会有以后禹在洞庭彭蠡之间对三苗发起的来族性的战争了。

“尧未年德衰,五舜所囚”(12)。舜夺取了华夏联盟的领导权后,更是变相加利地向三苗进攻。据史料记载,在长江战败而溃散的苗民,溯湘江而上,进入苍梧。他们的目的,也许是逃命,说不上什么卷土重来,可舜丝毫不肯放松“御驾亲征”。亲自带领一批人马,杀向苍梧而来。三苗之众在退无可退的局势下,奋起反攻,舜仓皇间吃了一个大败仗,舜也因此而阵之,这就是《史记》说的“舜崩苍梧之野”,修务训更说得明白,“舜征三苗,道死苍梧”,舜战死后,葬于九疑山深处,后来叫“零陵”。

舜死后,禹继位。禹是一个水利工程师,舜还位时,他就开始着手水利工程设计。继位后,他一改常态,施行兵工政策,把华夏联盟的大兵,不是开去进攻三苗九夷,而是一齐开去治水。禹的这一举动,当时不仅一般民众,就是其他部族乃至三苗,都因此感动,愿与夏禹合作,当时三苗部众生活于长江流域,治水工程如若没有三苗的参加,禹治水工程是不能成功的。流传在川南苗族的“古史传说》说:夏禹首向”三苗“下战书,要与之决战,当时”三苗“指出,洪水汜滥,九河急需疏通。你若要与我交战,疏通九河的任务时才能完成?夏禹遂罢战而联合三苗共疏九河,现在把三苗与夏禹合作疏通九河的成绩写在下面:

第一,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第二,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此记导徼外二水也。第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阳,东至于底柱,又东至孟津,东过洛纳,至于大伾,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此记导河也。第四,嶓种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流沧之水,过三澨,至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干海,。第五,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滩,东为中江,入于海,此记导江汉也,第六,导流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在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荷,又北汇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此记导淮也。第七,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此记导淮也。第八,导渭,自乌鼠同穴,东汇于澧,又东入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第九,导河自熊耳,在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此记导入河二巨川也(13)。

如此大的治水工程,如果没有三苗九夷的参加,夏禹即全有三头六臂,也难以贯通九条河,且从上述九条河的治理情况看,其疏导得较好,水患少而水利多的,要算长江流域,假使没有三苗人民担负长江的艰巨工作,其水患纵不象黄河流域那么严重,其水利也未必有现今这样便利。总之,三苗在配合禹治水工程中是作出了贡献的。

但夏禹治水成功后,抽出大兵,向三苗集团发起了总攻。禹认为三苗生活于长江流域,对自己的统治随时起着威胁作用,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解除腋下之患。试看夏禹出师三苗的誓词:

“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于降之咎”(14)。

夏禹大有灭绝三苗之势。“七旬有苗格”(15),战争持续七十天左右,三苗终于被彻底打败,这次战争十分残酷,“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16)。”“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17)。“三月不见曰”(18)。可见三苗遭杀戳之惨,如果说黄帝与蚩尤之战。苗族有生力量未被歼灭。南渡黄后还崛起“三苗”与华夏集团相抗衡的话,那么,夏禹代三苗之战,苗族有生力量基本被歼灭,自此苗族一蹶不振了。当然,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大部分苗族被歼灭,也有一部分被俘虏而要赎、收养、奴蓄或充当牺牲品,而另一部分苗人,则被逐出部落所在地区,继续向南逃窜。不然,就没有今天的苗族了。这一部分向南迁窜的苗族,逃到江西、湖南,便在崇山峻岭之中隐居下来,经过若干年以发展,又以“南蛮”、“荆楚、”“楚荆”的名称出现在中原汉文献资料当中。这就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二次迁徙波。

第三次迁徙波

一个民族,往往到历史一另上个阶积极,便更换了他们的名称,这名称,不管是别人加给他的,或者是他自己拣来的,大家总是这样呼唤,他也愿意大家这样呼唤,一直呼唤到他以下若干代。“荆楚”、“荆蛮”、“南蛮”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以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他的前身,还是三苗,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

苗族不愧于是一个伟大的坚韧不拔的民族,他们又从湖沼地带迁到绵亘山区后,自然条件改变了,大家从头做起,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后来,他们的社会经济又日益发展起来。继夏朝而起的是商朝。《竹书纪年》载:“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诗经·商颂·殷武》载:“挞彼殷武,奋伐荆楚”。说明商王朝也对三苗后裔“荆楚”进行地多次征伐。代商而起的是周王朝,据史籍载,周昭王亲自率兵到丹、汉一带伐楚,遭到惨败。周穆王时,也亲自到九江伐楚;周宣王时,则派大将方叔大规模伐楚(19)。然而,荆楚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周未时又强盛起来,春秋战国时,发展成为“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主体居民。“楚,天下之强国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泾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此霸王之资也”(20)。是“七雄”(泰、楚、韩、赵、魏、燕、齐)中幅员最大的国家。至于楚国是否苗族自己建立的国家,尚有待于研究。楚文王就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21),楚武王也说:“我蛮夷也,今诸候皆为叛”(22)。至少苗族是楚国的主体居民,这是肯定了的。

春秋至战国合计为四百二十四年。在这四百二十四年当中,“五霸”、“七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春秋各国,大小战争凡二百十三次;战国大小战争二百二十次”(23)。这样多次的战争夺战,任何国家的人民,想过一天的安定日子,是不可能的,兵连祸结,给苗族人民带来了不少灾难,还在楚国的强盛时期,苗族先民于战祸之中,就有部分被迫扶老携幼西迁。逃入人烟稀少的武陵山区,秦灭楚国后,苗族大量向西南迁逃,”秦代吞巴并蜀来楚,于是,川湘鄂的诸蛮,遂相率避入深山穷谷之中,与鸟兽处,而不肯投降。但他们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其族类的繁殖”(24)“至西汉之初,今日川黔湘鄂一带的山溪江谷间,已经布满了南蛮之族(25)。他们中的大部分澧水,溯沅江,进入武陵地带水“五溪”地区。“五溪”,即雄溪、溪、辰溪、酉溪、武溪。其中,雄溪即巫水,流经湖南的城步,绥宁、会同等县,在洪江处注入沅江;武溪即舞溪或舞水,流经贵州的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和湖南的新晃、芷江、怀化等县。沅江还有一条最长的古流叫清水江,发源于黔南的云雾山,流经黔东南,至湖南黔城与水汇合成为沅江,沿巫水南迁的苗族,有的到了广西大苗山、三江等地,有的迁得更远,到了海南岛。这之后,苗族又以“武陵蛮”、“五溪蛮”的名称,见诸于文献。这就是苗族历史的第三次大迁徙。

第四次迁徙波

如前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不断发生,苗族大部迁徙并定居武陵郡,被人们称为“武陵蛮”,因地处五条河流地区双称“五溪蛮”。秦汉至宁时期,封建王朝又对“武陵蛮”、“五溪蛮”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迫使苗族再度身西边迁徙,大部进入贵州、四川、云南。这是苗族第四次迁徙波。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后汉书·南蛮传》云:“秦昭王使白起代楚,略侵南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郡”。在当时设置的黔中郡中,就包括有苗族主要居住地的沅、辰、五溪地区。汉高帝五年,改黔东郡为武陵郡,秦汉时期僻处山区的“武陵蛮”,有了一段休养生息的稳定发展时期,到西汉未年。“武陵蛮”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而引起封建王朝的注意。《后汉书·南蛮传》又云:“光武中兴,武陵蛮特盛”。东汉政权建立,光武中兴,亟思以威力迫使西南各族接受其统治,而武陵郡相距甚近,首当其冲。“建武十九年(公元42年)光武帝派武威将军刘尚带领大军溯沅江而上,取道武陵,进攻武陵蛮。武陵蛮据险以御汉兵,刘尚不能进,无所得而还。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光武帝又派刘尚再次攻打武陵,结果被武陵将其全部歼灭。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继续派李嵩、马成率兵攻打武陵五溪蛮,又被武陵人扼险击溃。光武震怒,即派伏波大将军马援,率大兵四万,大举向武陵进攻。武陵人民在“壶山头”(今湖南沅陵东)“乘高守险”,即止马援军队八个多月,汉兵因疫病而死亡者大半,马援也病死于中。(26)从建武二十九年起,汉兵继续四次进攻武陵五溪蛮。虽然战争在沅陵以下进行,但聚居在沅陵以上广大地区的苗族,为了支援战争,所有粮食,消耕罄尽,引起了灾荒。当马援统率大兵进攻时,军威正盛。军行所至,对武陵人民大肆杀戳。以后因为“郡县徭役失平”,汉王朝又对武陵地区“增其租税”,使满“怀怒恨”的武陵蛮又多次掀起反抗斗争。由于东汉王朝一再出兵进剿,苗族人民大量遭到屠杀,灾荒兵祸,不少人再度向西、向南流徙。

三国时,孙叔遣太常潘浚领兵五万“讨武陵蛮徭”。在普时期,杜弢领导数万荆湖游民起义,并联络五溪苗族共击官兵,荆州刺史陶侃两次带兵入五溪镇压(27)刘宋元嘉庆二年(公元425年),“五溪蛮”起义,刘宋王朝派将军沈庆之进剿,将俘劣人口强行“迁于建唐(今南宋)以为营户。(28)元徽元年(公元473年)封建王朝对五溪地区苛勒重赋,规定每户“输谷数斛”。次年,荆州叶刺史沈庆之复“以讨蛮为名,大发兵力……,赕罚群蛮太甚,又禁断五溪鱼盐,群蛮怒叛(29)。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溪州蛮”覃行璋率众反,朝迁的宦官杨思勖为黔中招讨使,“率兵六万往,执行璋,轩首三万级”(30)。北宁王朝常派大臣出巡五溪,他们常“邀功生事,擅杀蛮人”。(31)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荆州湖北路访察使章惇统兵至沅州(今湖南芷江)、徽州(今湖南会同、靖县一带),直达融州(今广西融水县),“沿途设官屯兵,列布砦堡”,(32)到处募役、征兵、派款,瓷意杀掠,以致“荆湖南北两路为之空竭,民不安生”。总之,秦汉及至唐宋时期,封建王朝不断地向“武陵蛮”、“五溪蛮”用兵。大兵的“征剿”,沉重的赋税,迫使“五溪蛮”流离失所,向五溪深处,再度西迁。一支沿着舞阳江西上,迁至思州(今岑巩县)以及思南等地,“汉时思南等地,尚陷武陵蛮中”(33)。“府旧为蛮夷所居,自(田)右恭克服之后,芟夷殆尽(34)。另一支沿着沅溪(今清水江)西上、迁至黔东南地区。苗族先民到了黔东南后,见此地山高谷深,江深岩险,不能飞渡的两岸绝壁,有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所描写的那样,“猿猱欲上愁攀援”。是一个与外界隔绝,躲避兵祸的好地方,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其中的一部人迁得更远,进入黔北、黔西、川南和云南、广西。分布比较分散。这就是苗族历史上的第四次迁徙波。

2苗族为什么被历朝追杀,娶苗族姑娘要多少钱,苗族女

没追杀,他们就是打败仗迁徙了,没有这么严重,古代封建王朝和现在不一样,我来告诉你苗族的历史吧。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苗族的历史发展十分缓慢,在现代苗族的文化和习俗中仍保留了许多十分古老甚至原始的成分。在研究古代苗族的文化时,必然要联系到楚族文化的关系,并进而追溯苗、楚的渊源关系。对于古史传说时代南方的各氏族或部落之间的渊源关系,历来争论不休,史籍记载也扑朔迷离,不易分辨。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氏族或部落的活动范围大体相同,主要在殷周之世的荆蛮之地。荆蛮,乃以荆州的地名而得名,泛称居其地之各部落的民族。共同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产生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不足为奇的。因此,荆蛮地区的楚民与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苗族先民,在文化上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特别是楚建国之后,成为我国南方各族融合中心,强盛时曾统辖南方绵亘千里的疆土,群蛮、百濮、粤、群舒、庸、糜以及夜郎。滇、吴、越等古代诸族,皆受其统治。在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上相互影响。因此,我国南方的现代民族,特别是苗族中,尚有不少楚文化的特色遗留下来。

上古中华部落集团

在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生和发展时期。这三代的文明,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正当夏商周三代文明在黄河流域发生和发展时,长江中下游也发展起了农业文化,它同黄河流城一南一北,同时发展着我国的原始文化。而苗族的先民都是创造这一地区文化的始祖。

从考古学类型来说,楚文化与大溪文化、屈家岭文以及相当于龙山文化阶段的青龙泉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考古发现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类型繁多,极其复杂,它表明在这一地区多民族居住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文化上的创造和交流十分兴旺以及在各古代民族形成自身的灿烂文化过程中互相渗透的现象。

开天辟地

苗族与楚国的文化遗迹

苗族与楚族先民的古代分布,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广袤地区。据考古资料证明,长江流域存在不少农业部落遗址,如湖北郧县青龙泉、京山屈家岭、巫山大溪等遗址,有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稻种等出土,另外还石斧、石锛、石凿、网坠、鱼钩、箭镞、纺轮等渔猎工具。此外,新石器文化的湖南澧县和常德西部白马湖以及四川眷井沟和湖北宜昌杨家湾等地遗址,文化上与之有着密切关系。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祖”是一种对男性生殖器崇拜习俗的反映。屈家岭文化与龙山文化相近,同属父系氏族社会时代的遗址。与荆楚地区湖熟文化中用穿孔的龟甲保护男性生殖器的葬制,以及在苗族祖先崇拜的祭典中所表现的对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一系列活动等,都具有相同的文化特点。楚族、苗族的葬制多为土葬,但在山区亦有利用崖洞作墓葬的习惯。如1980年在江西贵溪县沪溪河畔发现了一批战国崖葬的楚墓。墓里有37具棺木和大批文物。崖葬墓在苗族居住的黔西北、黔东南,黔北等地也有发现。悬棺葬,多葬生前有影响的苗人。黔西北两种葬式都有发现。有一座崖墓葬曾发现过十多具棺木的苗族墓,与泸溪河畔战国崖墓葬有类同之处。

苗族悬棺

苗族与楚国的兵器比较

苗族先民“不畏猛毒,出入持刀,负弩,农隙即以渔猎为事”。苗族的刀和弩是生产工具又是武器,很早就已自制。相传,苗族人民当男婴出世后三天,即称其体重,并按重量将亲友馈赠或早已储备的生铁冶炼后埋于土中。每年生辰之日取出再炼,年复一年,直到十五六岁时才将铁打成佩刀带在身上,谓之“苗刀”。因久炼成钢,质地坚固。这种刀的外形与楚国出土的刀相似。苗族使用的弩,与楚国的弩也极相似。弩的产生,原出于楚。据说是出自孤父,后来传至楚琴氏,再向外传。在长沙发现很多弩机,可证楚地乃生产弩的基地。

贵阳地区苗族弓弩

苗族与楚国的凤鸟图腾崇拜

鸟图腾崇拜,是楚与苗族先民的共同特征。楚人崇敬凤、鸾。有人认为凤凰就是祝融的化身;《白虎通·五行》记载: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也有人认为:驩兜也为鸟名,驩兜即驩头,又作驩兜,也称丹朱,古文作鴅熠。《尚书》注云:鴅应为鹏。人面鸟喙而有翼”就已说明驩兜的鸟图腾崇拜。图腾的产生,一般与其始祖有关。原始人深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植物或无生物有亲缘或其他特殊关系。该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或者是保护者的象征,并受到全氏族的崇拜。苗族人民认为自己的始祖是洪水泛滥时兄妹婚配而繁衍的后代,其中又提出了卵生的始祖传说。特别是在黔东南地区流行的《十二个蛋》、《枫香树》、《妹榜妹留》或《蝴蝶妈妈》等古歌里,提到了巨鸟“科啼”、“乐啼”卵生天地和“继尾”、 鹊宇”,或“基宇”孵卵繁衍苗民的经过。至今苗族在衣服,装饰(头饰、首饰)以及刺绣花纹等工艺造型上仍多以鸟为主题。

苗族锦鸡舞

黔东南妇女盛装戴各种头饰或者其他饰物,其中有一种类似展开的孔雀式的银角或鸟形头饰,每根角端还缀上一束羽毛。男子多以羽为头饰插在头上。六枝的苗族男子用锦鸡尾羽一束二三尺长插在头上,一般用一根白色鸡毛。现在,男子多短发,不戴头帕对也将羽毛插在芦笙上作为装饰。鸟图腾崇拜在服装上也有不少迹象可寻,如黔中地区苗族妇女的饰物一一背牌,就有表示“雀鸟眼”和“鸟翅膀”的挑花图纹,“鸟翅膀”正好在双肩部位。黔东南和大苗山有用白色羽毛饰边的“鸟衣”,以及各地苗族妇女的白褶裙,展开后就象孔雀开屏。苗族鸟图腾崇拜在口耳相传的古歌或民间故事中更是屡见不鲜,此处不再赘述。至于楚族的鸟图腾崇拜,不少出土文物有所反映。

楚国服饰

江陵县望山一号墓(战国时代的楚墓)出土了彩绘木雕小座屏和木雕彩漆双凤虎座鼓,就有明显的反映。小座屏全器长51.8厘米,高15厘米,厚仅3厘米,却雕有蛇、蛙、鹿、雀(或凤)等五十五个动物,构成一幅互相争斗的画面。图象布局对称,若从中间分开,两侧为相同画面。图象以背身向下俯冲呈啄蛇状的鸟(或雀、凤)为中心,下面有两条蟠结成一团的蛇,蛇头伸向两面,咬住两只奔武梅花鹿的前肢。两边各有两复凤,咀唧蛇,爪攫蛇。两侧汇合的双风共唧一蛇,双爪攫二蛇。座屏底座和两侧边框上都有动物(主要是蛇)浮雕。有的蛇正伸头咬住欲逃的蛙。整个图象以鸟(或凤或雀)为中心,它是唯一的胜利者。双风虎座鼓是形象对称的一对凤凰足踏虎背。双凤的身上系着一个双面鼓。双凤踩在虎背上仰首高呜。得意非常,而猛虎却驯服地卧在下面,任鸟在背上踩踏.从图腾角度分析,两件文物构成了鸟图腾与蛇与虎图腾争斗的胜利。这是楚国强盛历史的真实写照。原始社会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很多,但在同一地区居住的氏族,同为鸟图腾崇拜,其关系非同一般。

楚国凤鸟鼓

苗族与楚国的巫文化

楚文化,一般指楚建国后之文化。但是,楚国的巫官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它继承了九黎与三苗的巫教。古史传说时代的颛顼可能是蚩尤部落的一个大巫或宗教主,在蚩尤战败后曾归附于黄帝部落。当时,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于是,黄帝便命颛顼逼令其原九黎部落顺从黄帝的教化。嗣后,三苗延续了九黎的巫教。据《吕刑》载: “三苗昏乱,相尚听于神”。楚人继承了巫教,盛行巫风,祭祀鬼神。巫师行术,必用巫歌、唱禁咒辞。古藉上对荆楚地区祭鬼活动的记载甚多。在《楚辞》中也有不少记述。王逸《楚辞章句》:“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汉书·地理志》载:“楚地……信巫鬼,重淫祠”。《隋书·地理志》记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顾炎武也说:“湘楚之俗尚鬼,自古为然”。后来居住这一地区的苗族也是如此,据湘西《永绥厅志》记载:统计苗族祭鬼活动有七十堂之多。另记载:苗族在农暇时渔猎所得,也要先祭鬼而后食。苗族有谓36神,72鬼之说,但实际上认为鬼神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信奉万物皆有灵都可附有鬼神。更由于无力对抗疾病和灾难,只有祈求于鬼神。苗族觋辞连巫师也不甚了了.可见觋神辞门类甚繁,多达百余种,用对偶句唱述。与《楚辞》用于祭祀的《九歌》有相似之处。楚国的《九歌》是屈原把楚国民间祭祀时由主祭和巫师所唱的迎神和送神等祭歌加工改编而成的。苗族的一些觋辞可能就是屈原所作《九歌》的一部分原型。苗族觋神辞的内容有用于祭祀祖先的,如接龙、椎牛、椎猪、吃牯脏(鼓社)。有驱邪祛病的敕水咒以及盟誓洗心、早魃求雨、择吉占卜、相命等。 《楚辞·招魂》与苗族的招魂巫辞也有相似之处。

楚国壁画

苗人与楚人的尚武精神

楚人与苗族同有尚武精神。楚人认为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耻辱,死后见不得祖先。因此有楚好战之说。这与古代蚩尤“尚利好杀”嗣后被人们视为“战神’’的传说不无关系。与苗族的“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也有些相象。苗族尚武,一是传统文化影响,一是出于自卫。历史上千百次的征讨和反抗,促使苗族人民世代相传习武之术,其中不乏楚之遗风。武术,又称国术,是中华民族健身护体之术。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争斗,加强了武术之发展。现在很难区分那些套术创始于哪个民族。但现今苗族的武术,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芭莎苗族

苗人与楚人的神话传说

楚国奉女娲为开天辟地之神。苗族则传说伏羲女娲是兄妹,为洪水泛滥后仅有的幸存者,人类就是由他们兄妹繁衍而来。有关女娲的事,殷周时尚不多闻。到了战国时期,也就是楚国强大时期,广为流传,大概是由于楚国的扩张而广泛传播,成为后来汉族和其他许乡少数民族的人类起源故事。有关伏羲的传说最早载于《易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包牺氏即伏羲。名字的称呼形式与苗族相同。苗族称男人时前面常常加一个“p044”(黔东南舟溪话),或“p035”(养蒿话,音译为“包”或“膊”,意为兄或哥)。苗族至今还存有祭祀祖先时使用的始祖兄妹的木雕像,虽然各地苗族对兄妹的名字称呼有伏哥伏妹、伏羲女娲、姜央兄妹、央公央婆、两相两芒(葫芦兄妹)、傩公傩母等各有不同,但皆指同一始祖先。

伏羲女娲图

苗族文学与楚国文学

楚人的文学与苗族的民间文学也有共同之处,特别是格式上有共同点。楚辞《离骚》用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屈原的《离骚》是“述已之始生,以至壮卜大,迄于将终……称古帝、怀神山、呼龙虬”,放言遐想。有人说,屈原在沅湘之间九年,行吟泽畔,《离骚》之作是篇千古奇文,是他的代表作。楚辞体的诗歌,传统称为“骚体”,其特点是喜用古代神话和传说,创作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时常用楚国方言并运用了楚语的双声叠韵和重叠字。骚体诗较多地运用“兮”字来调节诗句的节奏或用作语助词。运些风格特点与苗族口耳相传的古歌几乎完全相同。苗族韵《加》(最古老的一种诗歌),是苗族神话、史歌和故事汇集的结晶。《加》长达一万多行,诗句中常有提问或回答,从开天辟地开始,人类起源,各种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民族迁徙和发展……内容丰富,活泼动人。在其内容方面,则与楚辞《天问》有相似之处。《加》的开头便提出“哪个生来最早啊?”慢慢追间到苗族传说的姜央、修纽、火耐、剖帕、府方等,一直唱到“雾罩生白泥,白泥变成天,雾罩生黑泥,黑泥变成地”。“天和地相粘,地和天相连。两块厚东东啊,相连在一起 ….”

楚国服饰

《天问》全篇长三百七十四句。主要内容是针对宇宙未形成以前和形成以后天地之间的各种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事实等提出一百七十二个疑问。先从宇宙问起,然后就天上的日、月、星、辰发问,再就地理知识发问。从古代的传说和历史一直问到楚国。全篇层次、条理非常清楚。苗族的《加》与之有相似之处,可能是其原始素材之一。楚辞的《九章》,屈原被放逐时的作品,也有不同认识,若按旧的排列则为《惜诵》、 《涉江》、 《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其中《涉江》一说为屈原被放逐,过长江、洞庭湖到溆浦路上所作。从鄂渚(武昌)到溆浦时,而舍舟陆行,从枉渚到辰阳,叉复东至溆浦。一路之上,除重叙诗人的政治理想,还描写了一些景物,用楚国方言、地名,如鄂渚、沅、湘、方林,枉渚、辰阳、溆浦等。楚方言如“运”即转, “长铗’’即长剑, “辛夷”即木笔,“坛”即中庭等。其中还有些楚方言,如“乱曰”苗语意为’“论”或“论是非”,《离骚》与《九章·涉江》等篇都有“乱曰” 作诗句的结语,译成白话文时一般译成“尾声”,可能不妥。按苗语的含意应译成“论日”、“按道 理说”较妥。

屈原

又如《怀沙》的“沙”用汉语解很难通,但用苗语译成“歌” (湘西苗语“沙’’为“歌”),《怀沙》即 抒发心中索挂怀念之歌。除此之外,楚辞的《九歌》,应 该是楚国的民间宗教舞歌,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说: “九歌 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佶鬼而 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乘诸神。屈原放逐,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此作九歌之曲”。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说: “原既放逐,见而感 之,故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王逸或朱熹的注释,都说明《九歌》是集民间祭祀歌之精华。苗族先民的祭祀歌中,除祭祀祖先和对世界万物溯源外,有一些内容是表示人 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或对爱情的追求,恋爱中的欢乐与痛营等等与生活结合紧密的事物。在祭典或欢宴时,多由巫师主唱,有的称为“酒歌”,边喝酒边唱歌,或者边舞边歌。《尚书·伊训》称九歌“恒舞于歌,酣歌于室”。《诗经》载: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九歌虽是巫歌,但其内容不全是歌颂神明的,还有不少人世间的故事,既和祭神有关,又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与神之间,由既歌且舞的巫觋来沟通。这些都与现今仍盛行于苗诶地区的祭祀活动相同。

百鸟衣

苗语与楚语的异同点

在楚辞与楚方言中,我们可以找到与苗语音义相似的词汇。在《方言》一书中,扬雄对楚国荆扬之鄙称呼兄为“膊”的原因未详。其实,苗语对兄的称呼就是“膊”或“包”“荆扬之鄙”乃苗族先民曾居住过的地区,此称谓乃苗语无疑。此外,还有不少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汇,如楚方言的“革“、”耆” (音垢,意为老者),“孀”(音游)“惕”(音羊,意为游玩),“戾”(音雷,意为到达), ”泄、戏” (意为休息)“陂” (音比,意为山), “缴”(意为多)等,与苗语的音义皆相同。

苗族鸟形步摇

诸民族节日各不相同,有的经过互相影响逐渐统一,但有的则仍是某一民族固有的传统节日。五月初五的端阳节,本来是荆楚人的浴兰节. 《大戴礼记》日:“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沐兰汤兮沐芳华”,故谓之沐兰节。又谓之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草悬于门上以解毒气。这一天,竞渡和竞采杂药。后来,成为纪念屈原投汨罗江,并以投粽子祭祀。苗族至今以五月五日为节,举行仪式,喝酒踩鼓舞,龙舟竞赛,向江水中投食等活动。现在几乎全国都过端午节,有的以龙舟竞赛作为主题了。此外,荆楚人于四月八为节,此日诸寺设斋,以五包香汤浴佛,有的迎八字之佛于金城,设幡幢鼓吹,以为法乐。是日,有求子者向寺阁供奉薄饼以祈子。苗族亦以四月八日为一大的节日,据说是纪念一位民族英雄,但也有其他说法。以湘西与黔中地区的活动最为隆重,有唱歌、跳芦笙,鼓舞、体育活动等。四月八作为节日,古有荆楚,今有苗人庆之,只是度节原因各说不一。

苗族龙舟节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推想苗族先民不“楚族先民是远时代同一部落联盟的两个部落。由于长期的共同生,产生了彼此相似的始祖传说、图腾崇拜和文化、习俗。后来楚族日益强盛,尤其在建国以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辉煌的楚文化,其中不少是中华古代文化中的精华。近年出土的楚文物甚至使今人都赞叹不绝。但是,苗族先民却经历了极大的历史坎坷,不断迁徙,对苗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影响很大,居住地区极其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由于苗族社会发展极为缓慢,至今尚保存着不少原始文化的残迹。使我们得以借此与楚族文化比较,探寻数千年前楚、苗先民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

3苗族全部都在中国,那些在美国的苗族人是真的吗

苗族遍布全世界各地,大部分苗族在中国。在美国的苗族很大一部分是二十世纪中末期从东南亚过去的。在国外的苗族都是华人华侨。苗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但由于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内部矛盾,苗族被汉族赶出了中原地区,大部分苗族历次往南迁,有的就迁出了国门之外,到了东南亚,有的东渡到了日本群岛,有的北迁到朝鲜半岛甚至西伯利亚,美洲。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重视各民族间的团结,废除了民族间的不平等,保护少数民族,56个民族祖先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国外的中华民族都是华人华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07 04月

2023-04-07 18:25:09

浏览374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不锈钢铸件价格今日报价表(不锈钢铸造多少钱一吨) 尖椒辣到手怎么办(尖椒辣着手了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