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地加线刻(减地平面线刻)
大家好,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朋友对于减地加线刻和减地平面线刻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减地加线刻相关的知识点,文章篇幅可能较长,大家耐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减地平面线刻是一种怎样的雕刻技法?
又称减地平面阳刻、减地平铲、平凸刻或平面浅浮雕。主要是在打磨光平的石面上,用阴线刻画好图面后,图像轮廓线以外减地,使图像部份凸起。
其中又因对减地方式和对物像细部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分为下列四种:
1、凿纹减地平面线刻
指在图像轮廓外减地留下平行细密的凿纹。
例如:山东嘉祥武氏祠与宋山画象石。
2、铲地平面线刻
指在图像轮廓外减地留下不规则的铲印。
例如:山东沂南北寨村墓书象石。
3、深剔地平面线刻
和上述2者不同的是,以上两者凿纹与铲纹极浅。而此技法在图像的轮廓外剔地较深,一般来说约有1到2公分。图像较密集,轮廓外面积也较小。
例如:山东省滕县西户口祠堂画象、山东沂南北寨村墓墓门画象。
4、剔地平面线刻
指在图像的轮廓外剔地,而在图像内部细部上,施以朱、墨线条表现,不加刀刻。此技法仅见于陕北、晋西等地区的画象石。
例如:陜西绥德汉墓书象石
2石室石棺和墓志雕刻是怎样的?
在东汉时代盛行的墓祠石室,到南北朝时期,仍偶有一见,即较为著名的北魏宁懋墓石室。一般的汉代墓祠是建置在墓旁地面上的石建筑物,而宁懋墓祠是埋在墓内体积较小的石室(高1.38米、长2米)。石室于1931年在洛阳出土,通室石壁内外,遍刻人物故事,有的是阴线减地法刻画,因艺术价值很高,所以立即引起古董商人的垂涎,出土不及半年,即盗运上海,卖给美国,现藏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石室的形制和所刻人物内容,多为前代孝子的故事和护卫车马等。其雕刻形式有的是运用很薄的阴刻减地法,与山东沂南摹室的刻法很相类似,因此,沂南墓室浮雕,被人断定为东汉以后的制作。
由于宁懋石室的线刻,在表现形式和体裁上都与洛阳同地区出土的佛座线刻相似,因此,将留待下一节佛教装饰雕刻中作为对比的资料来论述。至于这一时代其他的墓内雕刻物,还有北朝多见的石棺上的雕饰。中国古代在石棺上施以雕饰,最早出现在东汉时代,著名的如四川芦山出土的王晖石棺,棺的左右侧浮雕青龙白虎,前雕朱雀,后雕玄武。南北朝石棺,仍多沿袭汉代,如河南出土的北魏石棺(现藏开封博物馆),两侧用线刻减地的平雕法,所雕内容仍是青龙白虎,只是在龙虎前后各雕有四个守护神,其中之一骑在龙虎身上作飞舞疾进的姿态,整体刻线流利,衣纹飞动,使人联想到东晋画家顾恺之“坚劲连绵、循环超忽,格调移易,风趋电疾”的线画人物造型。在龙虎人物周围,更衬以云彩花草,构成一幅繁复紧密的图景,一般所称道的“龙飞凤舞”的神仙境界,不难从这石棺装饰刻画上体现出来。棺的前后所雕朱雀,玄武,也有仙人飞舞其间,这样就把整个石棺都雕为羽化而登仙的仙境了。又陕西出土的全用阴线刻的北周石棺,所刻题材,也是青龙白虎,但手法更为简练生动,整个内容是用龙虎驱逐鬼魔以保卫死者安全。还在石棺盖上刻有伏羲女娲手举日月以表现天象的月亮一边,刻了一只极其写实的并且在颈项上系着一条绶带的兔子,奔驰在云彩中。这种题材的穿插,显然是与石棺盖上所刻伏羲女娲手中所擎的日月有着连带关系的。
北朝墓葬中的墓志石刻,在河南洛阳北邙山一带曾大量出土,志盖(与墓志同样大小的盖石)上除有当时字体峥嵘、笔姿别致的题名外,在志盖和志侧上,还多刻有线刻和阳线减地的装饰花纹,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其内容多为“四神”以及与之相关连的云彩山树等,也有以凶猛力士和人骑龙凤为饰的。如洛阳出土的北魏尔朱袭墓志及盖石上的图案,可称为北魏墓志装饰雕刻中的代表作,志盖中心篆书“魏故仪同三司尔朱君墓志”题字,字体规则一如现代的美术字。在志身四侧面,分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配以流畅的行云,装饰性既强烈,意境更悠远,令人感到虎啸,龙吟、凤鸣高岗,一片幽美的乐声演奏气氛。
从以上列举的石棺和墓志的例子,可以看出北朝制作,多承袭了东汉墓室擘雕的手法,即线刻减地的薄肉雕的合用或单用。到北朝后期,可能由于正式浮雕形式的出现以及绘画艺术发展的影响,因而减地法渐少应用,多数演变为单纯的阴线刻划,如上述北周石棺即全为线刻。这种演变,到后来的隋唐时代,特别到盛唐时代,就完全成为与绘画同一形式的“线刻画”了。
3什么是减地浮雕法,什么是减地阳文?
减地浮雕法,就是剔地浮雕法,其实就是普通的浮雕雕刻法,在一块平板上剔地去料,将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图像造型浮突于材料表面。
减地阳文同理,就是在一块平板上剔地去料,使文字凸于材料表面。阳文就是凸起的文字,减地阳文通俗来说就是用浮雕的方法雕刻的文字。
不减地浮雕,是春秋中期偏晚阶段以及春秋晚期的一种常见琢纹技法。这种技法雕琢的纹饰,特征明显,时代性较强,可以作为春秋中晚期玉器断代的重要依据。
所谓“不减地浮雕”,即以粗深的阴线勾勒出纹样的轮廓,并将线槽两边缘打磨的圆润光滑,这样纹饰就会在光与影的反射下形成了一种凸起的错觉,但实际并没有真正剔地去料。将其命名为“不减地浮雕”就是针对减地(或剔地)浮雕而言的。这种技法雕琢的纹饰题材主要有两种:
其一为龙首纹,通常铺陈装饰于玉璧、玉璜、玉玦、玉冲牙、玉牌饰、玉条形饰等,这是一种此期普遍施用的独立纹饰,与器类造型本身没有多大的关联。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4-06 02:55:07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