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紫苏梗(紫苏梗功效作用与主治)

作者:佚名|分类:精选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紫苏梗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紫苏梗功效作用与主治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紫苏梗的功效作用

紫苏梗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那么你知道紫苏梗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紫苏梗的功效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紫苏梗的药材类别

藤木类

紫苏梗的性味

辛甘,微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

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紫苏梗的归经

归脾;胃;肺经。

①《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紫苏梗的入药部分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或野紫苏的茎。

紫苏梗的产地和分布

主产于湖北、江苏、河南、四川、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紫苏梗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cm,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mm,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mm,10脉,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mm,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mm,有网纹,果萼长约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紫苏梗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紫苏梗的附方

①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②治水肿: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紫苏梗百度百科资料

紫苏梗百度百科资料

紫苏梗百度百科资料,紫苏梗是一种中药材,很多人都是只听说过紫苏,却不清楚紫苏梗这种东西,其实它的作用也非常的大,下面是紫苏梗百度百科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紫苏梗百度百科资料1

紫苏梗

梗为紫苏梗是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别名。

中文名

梗为紫苏梗

拉丁学名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唇形科

紫苏属

紫苏

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膜质或草质,两面绿色或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贴生柔毛,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与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显突起,色稍淡;

叶柄长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2花,组成长1.5-15厘米、密被长柔毛、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约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红褐色腺点,无毛,边缘膜质;花梗长1.5毫米,密被柔毛。

花萼钟形,10脉,长约3毫米,直伸,下部被长柔毛,夹有黄色腺点,内面喉部有疏柔毛环,结果时增大,长至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萼檐二唇形,上唇宽大,3齿,中齿较小,下唇比上唇稍长,2齿,齿披针形。花冠白色至紫红色,长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内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长2-2.5毫米,喉部斜钟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与上唇相近似。雄蕊4,几不伸出,前对稍长,离生,插生喉部,花丝扁平,花药2室,室平行,

其后略叉开或极叉开。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具网纹。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产地生境

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不丹,印度,中南半岛,南至印度尼西亚(爪哇),东至日本,朝鲜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1]

主要价值

本植物在我国栽培极广,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叶又供食用,和肉类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种子榨出的油,名苏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业用。 [1]

近种区别

本植物变异极大,我国古书上称叶全绿的为白苏,称叶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的为紫苏,但据近代分类学者E. D. Merrill的意见,认为二者同属一种植物,其变异不过因栽培而起。又白苏与紫苏除叶的颜色不同外,其他可作为区别之点的.,即白苏的花通常白色,紫苏花常为粉红至紫红色,白苏被毛通常稍密(有时也有例外),果萼稍大,香气亦稍逊于紫苏,但差别微细,故将二者合并。

紫苏梗百度百科资料2

紫苏主要功效: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 苏梗是一种中药材,是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茎。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稀及少量a-蒎烯等。

高度为60~180厘米。 扩展资料: 紫苏有特异芳香。茎四棱形,紫色、绿紫色或绿色,有长柔毛,以茎节部较密。单叶对生;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7~21厘米,宽4.5~16厘米,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尖,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或两面绿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脉上被贴生柔毛;

叶辆长2.5~12厘米,密被长柔毛 性状鉴别: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

中药紫苏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既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入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解表,子又称苏子、黑苏子、赤苏子,是苏子降气汤的重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

紫苏梗百度百科资料3

紫苏梗的功效和作用

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紫苏梗的选方

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

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治水肿

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紫苏茎叶、桑白皮、赤茯苓各30g,炒郁李仁、羚羊角、槟榔各23g,桂心、炒枳壳、独活、木香各1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0.15g,水煎服。方中紫苏理气宽中。

治风毒脚气,腹内痰恶,脚重虚肿

紫苏、木通、桑白皮、茴香各30g,枳壳60g,羌活、独活、荆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15g,大腹子10个。为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服。

治肾气游风

紫苏、黄柏、木瓜、槟榔、香附、陈皮、川芎、姜厚朴、白芷、制苍术、乌药、荆芥、防风、甘草、独活、枳壳各等分。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紫苏梗的性状鉴别

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

显微鉴别

紫苏茎直径2.3mm横切面:呈圆角状四方形。表皮细胞切向延长,外壁复角质层,非腺毛,腺毛和腺鳞较多,非腺毛由4~8个细胞组成,长280~720μm;腺毛的腺头为1~2个细胞;腺鳞直径约56μm。皮层细胞3~4列,四棱处的皮层外侧有6~9列厚角细胞。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很窄,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射线1至多列,有壁孔。髓大。

普通鉴别

紫苏茎呈方柱形,有四棱,直径2~5mm。表面棕紫色至紫绿色。有稀疏白毛,节明显,其上有对生小枝或叶,叶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尖,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有凹腺点,叶柄紫色或绿色。气芳香,味微辛。野苏:与紫苏相似,但叶片多数比紫苏小,上、下表面均为绿色或暗绿色。茎表面淡黄棕色。气味同紫苏。以茎叶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3生活小常识: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梗,别名:紫苏茎、苏梗、紫苏杆。是一种中药名称。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乾,或趁鲜切片,晒干。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外感风寒用紫苏,行气宽中也安胎。紫苏叶辛梗下气,消除胀满能开胃。煮汁一两解蟹毒,痰多哮喘子犹宜。

紫苏的功效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有治疗外感风寒,脾胃气滞,食鱼蟹中毒等证的作用。

紫苏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烯和少许α-蒎烯等。

苏叶煎剂有缓和的解热作用;有增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的功效;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本品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紫苏梗煮鸡蛋作用

紫苏梗,

就是一种多见在北方生长的 一种中药材的材料的,平时一般都是用来入药的,紫苏梗煮鸡蛋有很好的之痛甚至是消除恶心的效果的,尤其是比较适合一些感冒引起的头疼发热,清热解毒的效果比较明显,如果是因为妊娠期间引起的恶心想吐的话,紫苏梗煮鸡蛋也是可以缓解的,平时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用量是比较好的,更好的注意饮食多吃一些蛋白质多的食物,补充身体的维生素。

紫苏梗煮鸡蛋功效,主要是治疗理气,安胎。他有很好的,解除胸闷,胃肠疼痛,呕吐,胎动的情况。平时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使用5克到9克左右,配合一些桑白皮,赤茯苓等中药来更好的发挥作用。

紫苏梗泡脚作用

1、紫苏梗辛温行散,

叶轻如肺,用紫苏梗泡脚能帮助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

2、发汗解表:用紫苏梗泡脚能缓解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的症状。主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风寒犯肺,咳嗽痰多;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者用之更良。

3、行气宽中:用紫苏梗泡脚能缓解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症状。紫苏梗为行气宽中,行气止呕良药,兼有理气安胎之功。

4、解鱼蟹毒:适于鱼蟹变质,食后吐泻、腹痛。对海鲜过敏或不适的人,用紫苏梗泡脚能有所帮助。

孕妇能吃紫苏梗吗

紫苏梗加鸡蛋加红枣煮水,这是补气养血又安胎的,是孕妇很好的食谱。

以上是我为您介绍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4中药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梗,别名:紫苏茎、苏梗、紫苏杆。拉丁文名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on.是一种中药名称。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紫苏梗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紫苏梗的功效和作用

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紫苏梗的选方

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

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治水肿

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紫苏茎叶、桑白皮、赤茯苓各30g,炒郁李仁、羚羊角、槟榔各23g,桂心、炒枳壳、独活、木香各1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0.15g,水煎服。方中紫苏理气宽中。

治风毒脚气,腹内痰恶,脚重虚肿

紫苏、木通、桑白皮、茴香各30g,枳壳60g,羌活、独活、荆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15g,大腹子10个。为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服。

治肾气游风

紫苏、黄柏、木瓜、槟榔、香附、陈皮、川芎、姜厚朴、白芷、制苍术、乌药、荆芥、防风、甘草、独活、枳壳各等分。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紫苏梗的性状鉴别

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

显微鉴别

紫苏茎直径2.3mm横切面:呈圆角状四方形。表皮细胞切向延长,外壁复角质层,非腺毛,腺毛和腺鳞较多,非腺毛由4~8个细胞组成,长280~720μm;腺毛的腺头为1~2个细胞;腺鳞直径约56μm。皮层细胞3~4列,四棱处的皮层外侧有6~9列厚角细胞。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很窄,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射线1至多列,有壁孔。髓大。

普通鉴别

紫苏茎呈方柱形,有四棱,直径2~5mm。表面棕紫色至紫绿色。有稀疏白毛,节明显,其上有对生小枝或叶,叶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尖,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有凹腺点,叶柄紫色或绿色。气芳香,味微辛。野苏:与紫苏相似,但叶片多数比紫苏小,上、下表面均为绿色或暗绿色。茎表面淡黄棕色。气味同紫苏。以茎叶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5中草药:紫苏梗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梗

(《本草蒙筌》)

【异名】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采集】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晒干。前者称为"老苏梗",后者称为"嫩苏梗"。

【药材】老苏梗:呈方柱形,有槽。长0.3~1米,中部直径约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纵沟及顺纹,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对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残留花萼或果实。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

产湖北、江苏、河南、四川、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同属植物白苏的茎(白苏梗)在江苏、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并通称为苏梗。参见"白苏梗"条。

【炮制】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甘,微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

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归经】《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功用主治】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①《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选方】①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②治水肿: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名家论述】①《药品化义》:"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其性微温,比枳壳尤缓。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胀满。"

②《侣山堂类辩》:"紫苏枝茎能通血脉,故易思兰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治咽膈饱闷,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肝主血而心主脉,血脉疏通,则食饮自化。《经》云,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下血,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

提醒您:紫苏梗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关于紫苏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1 03月

2023-03-31 05:05:08

浏览98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面部微整形价格(微整面部图) 在哪里设置电量显示(在哪里设置电量显示在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