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的意思(三缄其口的意思和造句)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三缄其口的意思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三缄其口的意思和造句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三缄其口”什么意思?
1、三缄其口,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缄意为封口,三则表示多次。它的字面意思是多次给嘴巴贴上封条,象征着说话者的谨慎和守口如瓶。最初,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敬慎》,讲述了孔子在周朝太庙看到的金人,其口被封三道,背后刻有古人的训诫,告诫人们要谨慎言语,少说多做。
2、三缄其口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极度谨慎,选择保持沉默或不发表意见。具体来说:成语来源:源自古代,缄意指封口,三则泛指多次。原意是在人的嘴唇上多次贴上封条。形象表达:形象地表达出一个人极度谨慎,不愿或不敢开口说话的状态。
3、该成语来源于古代中国,用以形容人言辞谨慎、不愿多言或保持沉默的状态。具体来说: 基本含义:三缄其口字面意思是用三道封条紧紧封住嘴巴。在古代中国,封住嘴巴被认为是一种谨慎、避免祸从口出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沉默寡言,不愿发表意见或透露信息。
4、三缄其口的意思是: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成语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5、三缄其口,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敬慎》中的故事。其含义是形容一个人非常谨慎,不愿意或不敢开口说话,就像嘴上贴了三道封条的金人一样。这个金人立于太庙右阶之前,其背后刻着古人的警示:“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关于三缄其口的意思和三缄其口的意思和造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2025-03-22 14:30:41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