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炒川楝子(炒川楝子和川楝子有什么区别)

作者:佚名|分类:讯息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炒川楝子,以及炒川楝子和川楝子有什么区别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川楝子的炮制方法

1、川楝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炒川楝子: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时,取出,放凉。

2炒川楝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焦川楝子的炮制方法 5 焦川楝子的性状 6 川楝子的性味归经 7 川楝子的功效与主治 8 焦川楝子的炮制作用 9 焦川楝子的贮存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炒川楝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炒川楝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炒川楝子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焦川楝子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焦川楝子 已经自动替换为 炒川楝子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chǎo chuān liàn zǐ

2 英文参考

stirbaked FRUCTUS TOOSEND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炒川楝子为川楝子的炮制品。川楝子的炒法唐代已有,见。川楝子原名楝实[1],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1]。炒川楝子为厚片或不规则碎块,表面焦黄色,发泡,有焦气,味苦涩[1]。川楝子炒焦后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1]。用于胁肋疼痛及胃脘疼痛[1]。

4 炒川楝子的炮制方法

唐代有“炒去核”(《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方法[1]。

宋代增加了火炮(《博济方》)、茴香炒、陈皮炒(《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法[1]。

元代除沿用炒法外,又有盐炒、酥制(《瑞竹堂经验方》)、牡蛎炒(《丹溪心法》)等炮制方法[1]。

明代又增加了盐加茴香炒、海金沙同僵蚕炒、酥炙、麸炒(《普济方》)等炮制方法[1]。

清代除沿用麸炒的方法外,又增加了火煅(《外科大成》)、火烧存性(《外科证治全生集》)等炮制方法[1]。对炮制目的亦有记述,如“清火生用,治疝煨用,气痛酒蒸用”(《得配本草》)[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盐炙等[1]。

净川楝子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1]。用时捣碎[1]。

炒川楝子的炮制方法为:取净川楝子,切片或砸成小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或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灰屑[1]。

5 炒川楝子的性状

川楝子为类球形[1]。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微有光泽,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1]。外果皮革质,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湿润有黏性[1]。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1]。气特异,味酸苦[1]。

炒川楝子为厚片或不规则碎块,表面焦黄色,发泡,有焦气,味苦涩[1]。

6 川楝子的性味归经

川楝子味苦,性寒[1][2]。有小毒[2]。

归肝、小肠、膀胱经[1]。

归肝、小肠、膀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入肝、胃、小肠经[2]。

7 川楝子的功效与主治

川楝子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能[1]。

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能。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川楝子具有理气止痛,杀虫的功能[2]。

1.治肝胃气痛,胁痛,疝痛,痛经,虫积腹痛,乳腺炎。煎服:4.5~9g[2]。

2.治头癣。焙黄研末,熟猪油或凡士林调成50%油膏涂之[2]。

川楝子生品有小毒,长于杀虫、疗癣,兼能止痛[1]。用于虫积腹痛,头癣[1]。如治小儿虫积的安虫散(《小儿药证直诀》);治头癣以本品焙干为末,用猪油或麻油调成油膏,涂患处[1]。

炒川楝子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1]。用于胁肋疼痛及胃脘疼痛[1]。如治肝郁化热,心腹胁肋诸痛和肝肾阴亏而又肝气横逆所致之胸脘胁肋疼痛,吞酸吐苦[1]。

盐川楝子能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长于疗疝止痛[1]。常用于疝气疼痛,睾丸坠痛[1]。

8 炒川楝子的炮制作用

川楝子生品有小毒,长于杀虫、疗癣,兼能止痛[1]。用于虫积腹痛,头癣[1]。如治小儿虫积的安虫散(《小儿药证直诀》);治头癣以本品焙干为末,用猪油或麻油调成油膏,涂患处[1]。

川楝子炒焦后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1]。用于胁肋疼痛及胃脘疼痛[1]。如治肝郁化热,心腹胁肋诸痛和肝肾阴亏而又肝气横逆所致之胸脘胁肋疼痛,吞酸吐苦[1]。

9 炒川楝子的贮存方法

3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功效与作用】: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①《本经》:主温疾、伤寒太热烦狂,杀三虫疥窃,利小便水道。

②《药性论》:主人中大热,狂,失心躁闷,作汤浴。

③《珍珠囊》: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

④《纲目》:治诸疝、虫、痔。

⑤《医林纂要》:泻心火,坚肾水,清肺金,清肝火。核:怡疝,去痼冷。

⑥《本革求原》: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聚,诸逆冲上,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

第1步行气止痛

①用于气郁胃痛,症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作,或嘈杂吞酸,可与元胡同用,如川楝子散;也可与苏梗、川朴、木香同用。

②用于胸胁胀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症见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胸闷不舒,善太息,可与柴胡、青皮等同用。

③用于疝气作痛,症见少腹前阴因寒气凝滞作痛,可与木香、小茴香、吴茱萸同用,如导气汤。

第2步燥湿杀虫

①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可与其他杀虫药同用。

②用于阴痒因湿热下注者,多为滴虫病,症见带下黄浊,阴部潮湿阴痒,用此药内服及外用熏洗,皆能奏效。

③用于疥疮,单味煮水擦洗,或用谷草烤,一面烤,一面擦洗。

④用于头癣,以本品烤黄研末,与猪板油或凡士林配成油膏外涂。

川楝子宜忌配伍

(一)川楝子和合宜忌

茴香为之使。《本草纲目》曰:“茴香为之使。”

脾胃虚寒者忌服。

(二)川楝子配伍应用

配郁金,平肝止痛力增,可治肝郁气滞化火,胁痛,胃痛,腹痛,热厥暴痛之症。

配白蒺藜,疏肝和胃,用治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诸症。

配当归 , 一为行气,一为活血,气血并治,同入肝经,疏郁止痛,养血柔肝,善治肝、胆、胁肋疼痛诸症。

配青皮,二药都能疏肝利气止痛,然川楝子善行气止痛,青皮善破气消积。二者相配具有疏肝利气,散结止痛之功,可用于气滞湿停的少腹胀痛,疝气腹痛等证。

配延胡索,一偏行气,一偏活血,二药相伍,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力增,常用治胸胁、胃脘、少腹气滞血瘀的疼痛。

配小茴香, 既可疏肝,又善温肝肾,散寒止痛,可治寒湿腹痛,寒疝等症。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02 03月

2023-03-02 12:40:06

浏览146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手机功耗控制的怎么样(功耗控制很好的手机) 信息删除(信息删除了如何恢复)